武则天,这个趟过男人河的女人,一生最爱的男人究竟是谁?_李治_李世民_女性

发布日期:2025-06-25 19:01    点击次数:99

自秦始皇嬴政开启帝制时代,直至末代皇帝溥仪退位,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岁月里,先后涌现出四百余位皇帝。在这悠悠历史长河中,绝大多数帝王皆为男性,他们牢牢掌控着国家的兴衰走向。尽管有少数女性在历史舞台上崭露头角,有的借助垂帘听政的方式参与朝堂事务,有的直接登上政治舞台执掌大权,但始终未能有女性冲破“称帝”这一历史禁锢,成为名副其实的皇帝。然而,唐朝的武则天却敢于挑战这一传统,她代唐建周,成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,在历史的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踏上帝王之路,布满了重重艰难险阻与无数挑战。武则天的崛起,宛如一道划破黑暗的闪电,突破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固有偏见,挣脱了礼法的重重束缚,最终让那些手握权柄的男性也不得不臣服于她。即便如此,她终究也是个有血有肉、情感丰富的人。在她的生命历程中,既有与权力巅峰的帝王李世民的交集,也有与年轻太子李治的情感纠葛,还曾与普通的市井小贩有过短暂往来。这些人的出现,在武则天人生的不同阶段,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,影响了她的人生轨迹。

展开剩余75%

谈及武则天的真挚情感,若要论及她倾心之人,唐高宗李治无疑是最为关键的一个。武则天虽出身开国功臣之家,但在成长过程中,却并未享受到富贵荣华的生活。父亲过早离世,母亲又非正室,母女二人相依为命,生活困苦不堪。早年经历的贫困与不公,铸就了她坚韧不拔、果敢决绝的性格。命运似乎在她十四岁那年悄然转折,唐太宗李世民听闻武则天容貌绝美,便将她召入宫中,封为才人。

尽管她的母亲杨氏极力劝阻,担忧宫廷中的勾心斗角会让女儿陷入万劫不复之地,但武则天却怀揣着梦想,认为自己有机会在宫中一展身手,为家族带来荣耀与富贵。李世民初见她时,并未对她产生特别的情愫。有一则趣闻记载,李世民曾得到一匹草原民族进贡的烈马,此马性情暴烈,无人能够驯服。李世民询问武则天的意见时,她提出了用铁鞭、铁锤乃至利剑的强硬手段来对付这匹马。李世民听后,不禁赞叹道:“此女非凡,必成大器。”然而,这并非真心实意的夸赞,只是李世民对她直率性格的一种敷衍回应。

李世民一生征战四方,在择偶方面,更倾向于长孙皇后那种贤良淑德的女性。而武则天的豪放与强势,反而使她在宫中备受冷落。长达十三年的时间里,她始终只是一个才人。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,武则天逐渐对李世民失去了兴趣,她对权力的敬仰以及对李世民的情感早已不复存在。她从不轻易表露内心的忧虑与不满,始终保持着冷静与沉默。

李世民驾崩后,武则天虽被要求出家为尼,但她并未因此一蹶不振。那段日子里,她孤独寂寞,满心愤懑,回想起与李治的亲密过往,心中的情感愈发深沉。为了排解内心的孤寂,她甚至创作了一首诗,以表达对李治的深情厚谊:“看朱成碧思绪乱,憔悴支离只为君。”这首诗淋漓尽致地透露出她对李治的深深思念与爱意。即便在最艰难的时光里,武则天也从未忘却与李治的深厚情谊。

终于,在654年,李治再次见到了武则天,两人无需过多言语,便紧紧相拥,泪水夺眶而出。此时的李治,已不再是当年那个青涩的太子,而是一位威严的皇帝,完全褪去了曾经的稚嫩。此时的武则天依旧是那个野心勃勃的女性,她为李治的改革提出了诸多宝贵的政治建议,其中最为人所称道的便是“建言十二事”。她的政治智慧与有力支持,让李治得以进一步巩固政权。

然而,李治的离世让武则天再次陷入了权力的漩涡。失去了丈夫的庇护,她更加肆无忌惮地追逐权力,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。她设立了“控鹤监”来招募男宠,薛怀义便是其中之一。这个洛阳的小贩因得到武则天的宠爱,得以进入宫中,成为宫廷中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物。然而,由于他行事放肆、毫无顾忌,最终惹下大祸,落得个死于非命的下场。之后,武则天又宠幸了张易之与张昌宗两兄弟。尽管此时她已年逾古稀,对男女之事已无太多兴致,但这些男宠在她的生活中仍扮演着一定的角色。

最终,在权力的驱使下,武则天成功地稳固了自己的地位。虽然她曾深爱李治,但面对至高无上的权力,她已变得冷酷无情。权力,无疑是世间最为致命的毒药。一旦品尝过它的滋味,便再也无法摆脱,因为它能让人掌控他人的命运,获得无尽的财富与地位,这种诱惑是任何事物都无法比拟的。

发布于:山东省